【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新與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是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核心技術支撐。在廣東省“一軸兩網”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的戰略框架下,廣東交通集團作為核心實施主體之一,以“建管養運服”全鏈條智能化為核心目標,統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深化AI技術與業務融合。通過打造AI能力中臺、上線企業級大模型DeepSeek-R1,推動基礎設施從“傳統運維”向“數智賦能”躍升,為粵港澳大灣區“一軸”(京港澳通道)與“兩網”(干線公路網、高等級航道網)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提前謀劃:
打造AI能力中臺
為從根本解決AI在行業應用投入成本高且效果無法持續等問題,廣東交通集團2021年就開始部署AI能力中臺的建設,力求運用AI更好地為“建管養運服”業務場景服務,推動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服務群眾的美好出行。
AI能力中臺通過建設算力中心、訓練樣本庫、AI算法模型、AI應用服務,為高速公路行業提供高質量AI應用。
算力中心:將集中建設AI算力、實現統一調配。
訓練樣本庫:統一管理AI樣本數據、實現數據資源整合利用。
AI算法模型:提供各類“制造模具”,用于對“數據原材料”進行加工。
AI應用服務:面向行業場景提供“即插即用”智能解決方案的“場景適配車間”。
發展歷程
2022年
啟動AI能力中臺研發,歷時一年順利完成平臺搭建與應用開發。
2023年
AI能力中臺首個應用產品的隧道事件檢測算法產品正式投入應用。
2024年
AI能力中臺正式發布,開啟智慧高速AI應用新篇章。
技術筑基:
打造企業級AI核心引擎
2025年初,廣東交通集團深度數字化項目部攜手合作伙伴中國聯通,依托廣樂數據中心的強大算力支撐,在“粵交通”上線DeepSeek-R1滿血版大模型,打造企業級AI核心引擎,同步推出DeepSeek應用專區,用戶可一站式獲取DS大模型工具鏈、培訓視頻、培訓資料、優秀案例庫及互動反饋通道,形成“學-用-優”閉環。
場景突破:
DeepSeek賦能高速公路
“建、管、養、運、服”多個應用
推進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全力塑造新優勢、培育新動能,深化DeepSeek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高速公路領域的深度應用,推動科技創新活力轉化為企業競爭力,賦能支撐高速公路“建、管、養、運、服”各類應用。
廣東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將產生海量數據。在運營管理方面,人工智能(AI)通過機器學習分析數據,包括車流量預測、路況監測等,為交通規劃、交通疏導、資源優化、應急響應提供了科學決策支持,推動交通系統智能化發展。在創新應用方面,在粵通卡客戶服務、服務區充電站管理、公路養護檢測、企業研發管理、法務管理方面引入了AI助手。
客戶服務:
AI賦能粵通卡,構建智能客服新生態
聯合電服公司完成了聯網收費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深度聚焦粵通卡客服業務,完成全量粵通卡業務知識庫的整理,并完成大模型的向量化處理,構建了小粵助手智能體,將原本分散、復雜的業務知識轉化為機器易于理解和處理的形式,為后續智能客服的高效運行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
下一步,聯合電服公司將根據驗證結果持續迭代調優,致力于推動大模型在智能客服助手、智能質檢等核心業務場景中的深度應用。通過引入大模型技術,智能客服助手能夠快速理解用戶問題,提供精準、高效的解答,大幅縮短用戶等待時間;智能質檢則借助大模型的強大分析能力,實現對客服服務質量的全方位、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優化改進,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服務區充電站管理:
賦能電費賬單處理,小應用解決大麻煩
開發公司負責經營管理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涉及21個地市一百多家地方供電局,以往每月兩百多份格式不一的電費賬單核對工作,全靠人工逐字識別、手抄到表格,過程不僅耗時費力,還容易出錯,一份賬單常需多人反復核對,效率低下。
為了提高效率,2024年年底,公司研發團隊嘗試開發程序提取、比對賬單與發票信息,但程序過度依賴固定格式,一旦格式變化就得改代碼,且錯誤頻發,返工排查耗時長,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2025年初,DeepSeek的出現推動了AI技術的普及,以此為契機,開發公司自主研發出基于大模型的電費賬單智能處理系統。這一創新之舉徹底改變了電費賬單處理的困境。
新系統借助大模型的強大識別與分析能力,能夠快速精準地提取、核對大量賬單和發票信息,整體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而且,系統提取結果準確無誤,單個大模型應用時錯誤率近乎為零,多模型校驗后準確率更高,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得到極大保障。此外新系統徹底擺脫了固定格式的束縛。無論賬單和發票格式如何變化,都無需再擔心代碼修改的問題。大模型能夠自動精準識別所需關鍵信息,輕松應對各種復雜多變的格式。這一靈活性讓系統真正實現了“一次開發,長期受益”。
通過這次實踐,開發公司深刻體會到AI技術的強大能力和巨大潛力。未來,將繼續借助AI能力中臺,積極探索和實踐AI技術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應用,構建智慧運營中心大腦,不斷提升服務區充電設施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路段運營管理:
精準預判車流,助力保障道路暢通安全
新博高速引入DeepSeek,融合時間序列分析與深度學習技術,整合經濟環境、路網變化、氣象信息等12個關鍵變量,歷經兩個月的訓練和算法優化,初步實現車流量高精度預測
新博高速還采用了“預測-驗證-優化”閉環機制,不斷更新車流數據,智能調整模型參數,動態優化預測算法,持續提升預測精度,確保預測結果的高準確性和可靠性。節假日期間,在識別出車流特征后,系統會自動優化預測算法,為疏導方案制定提供更精準的依據。
未來,新博高速將持續完善預測模型,并在交通疏導、資源優化與安全管控方面構建“預測-決策-執行”的全鏈條智能管理系統。下一步還將把AI預測與路網調度、應急指揮深度整合,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管控的轉變,助力路段運營管理進入精準化、智能化新階段。
三大方向激活業務新動能
以“AI+業務”為核心驅動力,聚焦運營管理、數據分析、創新應用三大方向,征集篩選出了二十余項AI應用場景,同步推進高速公路收費運營管理、路網運行監測、公路養護檢測及企業研發管理等四類“AI實習生”上崗試用。近期,數字法務系統將上線“AI實習生”懸浮入口,用戶可在合同起草、審批等環節實時調用AI助手,實現條款智能解析、風險穿透式審查、履約可視化提示,實現“法務智能隨行”。
DeepSeek大模型技術研究及應用場景研討會現場
隨著“人工智能+”行動的深入推進,廣東交通集團將持續引領交通行業的智能化變革。未來,將進一步優化AI能力中臺與企業級大模型DeepSeek-R1的功能,拓展其在“建管養運服”全鏈條中的深度應用,實現從單點突破到全域賦能的跨越。通過AI與
大數據的深度融合,交通管理將邁向“預測-決策-執行”全流程智能化,推動路網調度、應急響應等場景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