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隨著智能終端、物聯網技術、無線網絡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增加,智能家居產業被視為下一個“藍海”。從AlphaGo到Master,人工智能(AI)再次被推上了科技界的風口浪尖。家電行業也因此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熱潮,幾乎所有的家電廠商都立足“Smart Home”,將人工智能和智慧家居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2017年人工智能與智能家居的結合將步入爆發的臨界點。
智能家居競爭格局正浮出水面 贏得口碑是關鍵
根據艾瑞咨詢預計,2020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億元,年復合增速約19.7%,人工智能發展前景極為廣闊。與此同時,《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6年明顯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
未來智能家居是一個很大的產業,產業格局將會變得“多態、長尾、碎片化”,智能家居跟手機一樣會變得具有個人的用戶產品的特性。根據智裝委的分類,智能家居系統產品包括控制主機、智能照明系統、電器控制系統、家庭背景音樂、家庭影院系統、對講系統、視頻監控等共二十個類別,各個類別智能家居系統產品都將得到一定的發展。
隨著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其競爭格局也會日益明朗,總的來說,智能家居行業的競爭主力將分為四大陣營:終端廠商、互聯網公司、視頻網站、運營商。
終端廠商的代表企業為美的、海爾,已布局領域為硬件,產品形態:智能電視、智能家電等,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
而互聯網公司代表企業為BAT、小米、360,已布局領域為硬件+軟件+服務+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電視、盒子、路由器、隨身WI-FI,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獲取數據,后向運營、占領入口,疊加服務;
視頻網站代表企業為樂視,愛奇藝等等,已布局領域為硬件+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電視,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依靠內容收取年服務費;
運營商代表企業為電信,移動,聯通,已布局領域為硬件+軟件+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應用、路由器,商業模式為依靠內容收取年服務費。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入駐,如今市場上出現了大把大把的智能家居、家電等產品,但是真正銷量不錯的卻不多。其實這并不是用戶不愿意買單,而是產品本身不過硬,導致用戶體驗較差。對于從事于智慧家庭的企業來說,更多還是要靠落地的創新技術、服務以及過硬產品。
今天,人工智能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但是終的落地還是需要靠企業來實現,有些企業甚至動不動就把自己的智慧家庭戰略一頓吹噓。要想真正在智慧家庭領域有所成就,就應該少炒作概念,做實做強智能家居產品,贏得消費者的口碑與青睞才是關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