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科技動態】從VR游戲、VR電影,再到VR照片、VR醫療,一股VR風暴正席卷而來。對于追求潮流的消費者來說,購買VR手柄、VR頭顯已經變得十分稀松平常。借助高質量的VR設備,游戲玩家可以縱橫馳騁于廣闊的三維時空中,收獲一種刺激而又動感的游戲體驗。而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VR設備制造商、VR技術研發人員的努力和支持。
在中國,有關部門十分重視VR產業的發展,并從政策、資金等多個角度對其發展予以扶持。2018年12月,《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該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創建一批特色突出的虛擬現實產業創新基地,初步形成技術、產品、服務、應用協同推進的發展格局。為實現這一目標,VR技術研發機構、各地高校等正積極行動起來,鼓足干勁,希望能為VR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其實,VR產業鏈分支眾多,體系龐大,硬件、平臺等各類別在整個產業鏈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從總體來看,VR產業鏈主要覆蓋硬件、軟件等多個垂直領域。應用、內容、分發平臺、硬件、軟件這五大類構成了虛擬現實產業體系的核心。其中,硬件和軟件構成了虛擬現實產業的終端產品,應用包括各應用領域的應用軟件和應用分發,內容包括各應用領域的內容運營、內容制作。
硬件作為VR產業鏈中的一大組成部分,儼然已經成為了各大廠商爭相布局的重點對象。國內虛擬現實設備領域索尼、HTC、Oculus等寡頭獨大的格局逐漸被打破,國產一體機和頭顯銷量上升,市場份額逐漸提升。其中,移動頭顯銷量較大,未來有望成為主流VR設備。為賺取更為豐厚的市場收益,互聯網科技巨頭、創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都將繼續加大在VR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方面的投入力度,VR領域的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
近兩年,VR硬件設備領域國產設備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顯示輸出設備(PC/主機外接頭盔、手機盒子(VR眼鏡)、一體機、大型空間)、輸入反饋設備(操作控制設備、監測捕捉設備、其他配套設備)、全景拍攝設備也逐漸成為了VR硬件終端的核心設備。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VR加快進入以感知交互和內容制作為主的發展階段,交互技術和VR引擎領域將爆發,國內企業在動作捕捉、手勢識別、體感交互、眼球追蹤等領域很有可能取得更多新進展。科技巨頭、資本機構等也將會把VR/AR頭顯、游戲手柄等視為企業營收的關鍵點。
從目前中國VR市場的發展狀況來看,國外廠商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國內企業尚處于追趕階段。隨著中國VR設備制造商自主研發實力的增強,國內企業于國外廠商之間的差距也會逐步縮小。芯片、傳感器、定位器、AMOLED、攝像頭、存儲器等構成VR產業的基礎元器件,也將成為中國VR產業實現飛躍式發展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5G、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成熟,也為VR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和VR設備功能的全面釋放提供著有力的技術支撐。例如,5G。5G技術的發展讓用戶在使用移動設備、電子終端等產品時,能夠擁有更舒適、更快捷的用戶體驗。
據統計,2018年中國VR設備為2110萬臺,中國已經成為了擁有VR設備多的國家。預計2023年,中國VR設備將增至3970萬臺。未來5年,中國VR設備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5.8%,這為一些資本巨頭持續注入資本帶來了信心。
此外,普華永道6月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娛樂及媒體行業收入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約5.6%,至2023年將達到4347億美元,而這一切的實現,也離不開VR影視、VR游戲等的支持。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VR的應用場景將不僅僅只是局限于影視、動漫等領域。在醫療、軍事等領域,VR也具有十分巨大的應用潛力。或許有一天,借助VR來進行手術預演將會從理想轉變為現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