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 哈爾濱市把智慧社區建設作為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作為發展數字經濟新引擎的應用載體,作為控疫情、防風險、保安全的基礎工程來抓,堅持“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分步實施、試點先行”,積極探索實施路徑,加快夯實基礎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堅持高標準規劃設計,打造覆蓋主城區的智慧社區試點體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為智慧社區建設提供組織保障。首批選取平房區全域和5個主城區的100個社區做為省級試點,在省級福彩公益金支持基礎上,市級財政又匹配500萬元專項資金進行支持。積極探索“數字化+網格化”基層治理新模式,確定了“立足實際、拓展場景、多點開花、各具特色”的總體思路和“一艙兩端”的智慧社區場景謀劃。初步探索出一幅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的社區智慧治理體系,推動形成“善治”與“善智”互構的基層治理現代化新圖景。創新打造市、區、街、社“四縱”綜合信息平臺和黨建、服務、治理“三橫”工作體系。
二、精細劃定治理網格,打造社區治理新動力。將城市社區網格由平均覆蓋400戶縮小到200-250戶,重新劃定覆蓋城鄉的基層網格32034個,并繪制電子地圖,實行統一編號賦碼管理。按照“一格一專多兼”原則,補充聘用城市社區專職網格員4500人。為激發社區治理活力,提高專職網格員待遇標準,每月每人增發500元。在推進網格化管理的實踐中,圍繞居民服務需求,精準定位服務重點,促使網格員在政策宣傳、疫情防控、鄰里糾紛、救助幫扶上發揮積極能動作用,做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上門服務到基層,居民訴求“一呼百應”。
三、融入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數據共融共享。目前,我市政務云平臺已實現全市人口、企業信息采集全覆蓋,非涉密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率達95%。以此為依托,18187個政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網上辦”“最多跑一次”覆蓋率分別達97%和98%,為更多高頻民生事項下沉到智慧社區平臺辦理創造了條件,將依托政務服務體系打造網格化治理平臺,推動智慧社區與網格化建設深度融合。
四、拓展綜合應用場景服務功能,打造優質便民政務服務新生態。堅持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智慧社區平臺集合了養老、助殘、托育、救助、助小(幼)等“民政全要素”基礎應用服務場景,設置社區自助終端105個,居民足不出戶、不出社區即可辦成更多事項。有效替代了行業部門安裝在社區的業務系統,實現了社區減負增效。重構12345熱線運行機制,將熱線功能整合進“e冰城”移動端應用,拓寬群眾訴求渠道,打造群眾希望線幸福線兜底線。目前平房區已完成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一艙兩端”一期開發,集成打造了“數字社區”等11個一級應用模塊和20個二級應用模塊,實現了信息數據一表呈現,一圖可視,在全市率先搭建社區治理“樣板間”。
五、推動數字賦能防疫工作,提升城市數字“抗疫力”。全市各社區均緊緊抓住疫情期間全民核酸檢測時機,全力對轄區人口數據整理歸檔,摸清轄區實有人口總數,為實現精準高效社區治理提供強大數據支撐。防疫期間,將智慧社區平臺接入市疫情防控指揮系統,為科學精準研判形勢、優化工作措施、阻斷疫情傳播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居家隔離人員管理服務上,智慧社區安防平臺應用電子封條,節省社區人力90%、效率提高2倍以上,為疫情防控開辟了信息化、智能化新路徑,用數字賦能筑牢疫情防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