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近年來,隨著技術的迭代升級,國內安防市場暗流涌動,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階段,產品同質化嚴重,不斷有新玩家涌入,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市場格局越來越“卷”。
在內卷嚴重的背景下,開拓海外市場成為了越來越多安防廠商的戰略選擇。這其中,東盟作為中國第一大出口貿易合作伙伴,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的簽訂,以及7億人口紅利,經濟發展迅速,市場巨大,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安防廠商所看好。
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現狀如何?GDP增速如何?RCEP帶來的政策優勢怎樣?國內安防廠商出海東南亞地區有哪些挑戰?
帶著這些疑問,在深圳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和CPS中安網聯合主辦“走進東南亞,挖掘海外安防市場潛力”線下沙龍活動現場,深圳市宇聯高科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易聯科技(泰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泰國印尼安防協會副會長、深耕海外十多年的安防老兵竇常軍從經濟、政策、渠道等多個角度解讀出海東南亞地區的機遇和阻礙,為參會嘉賓們答疑解惑。
總所周知,東南亞地區與我國毗鄰,作為中國-東盟共建的“一帶一路”的典范,也長期是國人出國旅游的首選目的地,尤其是泰國、新加坡、越南等。
數據顯示,當前東南亞的人口基數近7億,經濟總量超3萬億,成為當今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其中,東盟連續五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
從2023年東南亞各國的人均GDP數據,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以人均GDP超八萬美元穩居榜首。相比之下,文萊、馬來西亞緊隨其后,泰國排第四。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泰國也擁有一定的基礎工業和經濟產業。談及泰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在政治和經濟層面需要打破大眾的誤解,竇總如是說。
從2023年各國GDP增長來看,東盟排名前六的GDP國家,作為G20成員的印尼一枝獨秀,泰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排名第二,緊接著是新加坡和越南。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菲律賓、越南等GDP總量不高,但增速很快,均超5%。同時,越南基于陸地接壤和人工成本優勢,逐漸成為國內企業出海的第一站。
縱觀整個東南亞市場,如今互聯網電商和房地產等都在東南亞國家做積極的布局,各行各業都把東南亞當作出海的目的地。
如今,東盟已經成為中國出口的第一大貿易目的地,如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正式實施,東南亞作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整個區域內逐步實現零關稅,清關手續越來越快,為跨境賣家開拓東南亞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未來全球最大的市場在哪里,竇總也給出了答案。
目前,安防設備出口到東南亞,第一大市場是越南,包括海康、大華等企業;泰國是第二大,第三是印尼。但是,越南體量比較大,價格比較卷,單價比較低。為何如此,竇總如是說。
值得關注的是,為何東南亞作為出海的首要選擇地,竇總認為,東南亞地區的毛利水平較高,以攝像頭為例,產品批發可以做到30%-50%的毛利。
特別是,迅速普及的互聯網和東南亞人口紅利雙重加持下,東南亞電商市場得以快速擴大。加之,東南亞整體的人口結構年輕化,對新興消費形式接納程度高,為電商市場注入強大的動力。
總體來看,竇總認為,作為后來者,想進入東南亞市場,一是尋找人工智能在物聯網各個細分領域的應用進行突圍。比如To G領域的政府和移動運營商等項目需求;To B占主導市場,集中于學校和企業用戶等需求;To C則是智能家居、3C及視頻會議等項目需求。
二是做好產品及運營的本地化。東南亞人民的需求點和意識點雨國內有較大差異,特別是語言、文化、宗教和習慣等,存在不同理解,易產生沖突,或在C端營銷時產生誤解。因而,做好產品和運營的本地化,才能更好地拓寬本地市場。
三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專注于本地運營和本地支付的易聯科技提供一站式4G物聯解決方案就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