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深圳偉福特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29發布時間:2025-5-23
在海上風電施工場景中,船載通信系統是連接作業現場與岸基指揮中心的 "神經中樞"。一旦出現通信中斷,施工船將陷入多重困境,對作業安全、效率、協調及應急響應造成系統性沖擊。
(圖片源于網上)
一、技術原理與核心設備
船載微波動中通系統通過高精度GPS/北斗定位、慣性導航(慣導)和三軸機械伺服跟蹤系統,實現動態環境下天線指向的實時校準,確保船體在顛簸、轉向等復雜海況中與岸基基站保持穩定通信鏈路。
其核心設備包括:
1. 岸基無線站:部署于海岸制高點,配備大角度定向天線(覆蓋扇區可達60度)或定向高增益天線,支持點對點(PTP)或點對多點(PTMP)組網模式,最遠覆蓋距離達100公里。
2. 船載動中通設備:集成電子羅盤、GPS、三軸伺服電機和高速微波模塊,通過5Hz高速姿態計算,自動調整天線俯仰角(-30°至90°)和水平旋轉角度(360°連續),確保精準指向岸基或海上平臺基站。
二、系統組網架構與實現流程
1. 靜態與動態組網模式
靜對動(岸→船)
岸基基站固定覆蓋施工海域,船載設備實時跟蹤岸基信號,實現岸上至施工船的單向或雙向通信。
動對動(船→船/平臺)
在海上風電施工中,多艘施工船之間或船與升壓站平臺通過動中通系統組網,形成網狀鏈路,數據可通過海底光纜回傳至岸基。
2. 通信鏈路建立流程
坐標同步
通過預設參數,將岸基基站經緯度、海拔數據輸入船載設備的自動控制單元(ACU),啟動后自動校準方向。
動態跟蹤
船載天線根據預設坐標和實時GPS數據,通過伺服系統調整指向,誤差精度≤0.2°,適應船只移動和顛簸。
帶寬分配
在75公里距離內,實際傳輸帶寬可達100-200Mbps,支持多路視頻回傳、視頻會議及遠程控制指令傳輸。
三、技術優勢與場景適配性
1. 對比衛星通信的差異化優勢
成本優勢
一次性投資設備,無后續流量費用(衛星月均費用高昂且帶寬受限)。
帶寬性能
常規帶寬300Mbps,可達1.4Gbps,遠超衛星通信的2-8Mbps限制。
低時延
微波傳輸時延<10ms,滿足實時監控和遠程操作需求,而衛星時延通常>500ms。
2. 典型應用場景
施工前期
岸基基站與施工船組網,傳輸設計圖紙、施工指令及實時監控畫面。
升壓站建設期
以升壓站為中心部署大角度基站,覆蓋周邊施工船,數據通過海底光纜回傳岸上。
應急通信
臺風撤離時,船載系統可快速切換至應急基站,保障關鍵數據傳輸。
四、實際案例與部署經驗
1. 案例1:75公里海上風機施工船通信
岸基架設30度定向天線,船載設備安裝高度15米,實現75公里距離內120Mbps凈帶寬,支持10路1080P視頻回傳及遠程會議。
2. 案例2:多船協同施工組網
3艘施工船通過動中通系統與升壓站基站互聯,形成自愈網狀網絡,單點故障時自動切換路徑,保障數據連續性。
五、部署注意事項
1. 環境適配:天線需避開雷達、煙囪等遮擋物,船載設備需滿足IP67防護等級以抵抗鹽霧腐蝕。
2. 網絡擴展:可通過光纖或遠距離網橋將多個岸基基站互聯,形成沿海岸線的連續覆蓋帶,支持巡檢船動態切換基站。
通過船載微波動中通技術,海上風電施工船能夠實現與岸基的高帶寬、低時延通信,解決傳統衛星或4G/5G覆蓋不足的難題,為海上風電建設提供可靠的信息化支撐。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