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線知識饋線知識大全
閱讀:923發布時間:2014-11-18
- 提供商
廣東環威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16.5KB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
109次
- 資料類型
WORD 文檔
- 瀏覽次數
923次
- 免費下載
點擊下載
一、實心聚乙烯和發泡聚乙烯到底有什么區別?
市場上各種饋線種類繁多,下面具體說一下實心聚乙烯和發泡聚乙烯的區別,兩種電纜的特性。
實心聚乙烯編號SYV
發泡聚乙烯編號SYWV(或者SYFV)
1、絕緣層物理特性不同:SYV是*聚乙烯填充,介電常數ε=2.2-2.4左右;而SYWV也是聚乙烯填充,但充有80%的氮氣氣泡,聚乙烯只含有20%,宏觀平均介電常數ε=1.4左右;ε=εˊ+jε",其中,ε"為損耗項,空氣的ε"基本為“0”,這一工藝成就于90年代,它有效降低了同軸電纜的介電損耗;
2、芯線直徑不同:以50-5為例,由于-5電纜結構標準規定,絕緣層外徑(即屏蔽層內徑)是4.8mm,不能改變,為了保證50Ω的特性阻抗,而特性阻抗只與內外導體直徑比和絕緣層
的介電常數ε大小有關,ε大芯線細,ε小芯線粗,芯線直徑:SYWV是1.66mm;而SYV只有1.37mm。
3.上述兩項根本區別,決定了兩種電纜的傳輸特性——傳輸衰減不同,SYV電纜是zui早期的同軸電纜,在幾十上百年時間里一直用它傳輸,包括傳輸射頻信號;但后來當SYWV出現后,射頻以上波段就很少應用SYV了。因為高頻衰減差別太大了;慢慢的SYV就基本上主要用在監控視頻傳輸上了,也就把這種射頻電纜的“元老”,改稱為“視頻電纜”了。但這絕不等于說:SYV“視頻電纜”的視頻傳輸特性比SYWV好,實際剛好相反,SYWV的視頻傳輸特性也全面優于SYV電纜。這方面的誤解很普遍,且我國南方比北方的誤解要嚴重,認為傳輸視頻信號,“必須用視頻電纜”。實測1000米電纜視頻傳輸性能,SYWV75-5/64編電纜:0.5M—5.15db,6M—19.12db;國標SYV75-5/96編電纜:0.5M—6.43db,6M—21.76db(相同編網結構電纜衰減比發泡電纜大3db——即大1.4倍以上),有一個還挺有名的廠家產品,SYV75-5/128編電纜,6M—25.22db,衰減比發泡電纜大6db以上——即大2倍多);
以50Ω電纜為例,標準400MHZ的衰減常數:
SYV50-5衰減常數為19.21dB/100m,而SYWV50-5衰減常數為13.9dB/100m;SYV50-7衰減常數為15.26dB/100m,而SYWV50-7衰減常數為9.0dB/100m。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實心聚乙烯-7的衰減實際上比物理發泡-5的衰減還要大。
4、結論:實心聚乙烯生產工藝落后,實際的成本更高,衰減更大。
二、內導體方面是純銅好還是銅包鋁(銅包鋼)好?
1、首先說一下純銅內導體的優點:同心圓傳遞信號好,生產工藝簡單,彎曲半徑小。缺點:造價太高,不利于防盜。
2、銅包鋁的優點:價格低廉,線更加柔軟,在作用于5MHZ以上頻率時與純銅性能*一
樣,這是因為高頻信號傳遞的趨膚效應。可以理解為銅包鋁實際上就是非常細的銅管在工作,鋁的作用只填充物。銅包鋁的zui終目的就是用較低的成產成本代替純銅的高成本。缺點:生產工藝復雜。不適合5MHZ以下工作頻率,彎曲半徑要比純銅的大一些。
(附上銅包鋁名詞解釋:銅包鋁線采用*的包覆焊接制造技術,將高品質銅帶同心地包覆在鋁桿或鋼絲等芯線的外表面,并使銅層和芯線之間形成牢固的原子間的冶金結合。使兩種不同的金屬材料結合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可以象加工單一金屬絲那樣作拉拔和退火處理,拉拔過程中銅和鋁同比例地變徑,銅層體積比則保持相對恒定不變。
由于高頻信號具有“趨膚效應”的特點,因此銅包鋁線和銅包鋼線在傳輸高頻信號(大于5MHz)時,具有與純銅線相同的導電性能。)
3、結論:在不考慮成本以及同軸電纜的其他部分的情況下,顯然是純銅的更好一些。只是隨著線的直徑越粗,純銅的造價越高線越硬,不適合大規模施工,所以在電信、移動施工中使用的大多數都是銅包鋁線,只有在跳線等極少數地方使用純銅的電纜。
三、兩屏蔽與四屏蔽哪個更好?
1、首先是屏蔽的結構,一般的屏蔽網采用16組或者24組編制絲。使用16組的更多一些。兩屏蔽是一層鋁箔一層編織網,而四屏蔽是兩層鋁箔兩層編織網。
2、發泡外層的鋁箔更重要,這層鋁箔多采用自粘鋁箔效果好于普通搭接鋁箔,當然自粘鋁箔的成本要更高一些,鋁箔和編制絲的厚度與直徑直接決定屏蔽效果,可惜這種檢測太專業了不適合咱們HAM觀察。
3、屏蔽網的編制密度,這個zui直觀了,通過數編織網的編制密度來判斷屏蔽的好壞是大家
普遍的做法。一般的量屏蔽只要超過48網已經可以達到國家規定的zui低信號標準,對于50歐姆通信電纜兩屏蔽一般都會超過128網,而四屏蔽都是112(64+48)、128(64+64)、144(80+64)、176(96+80)。在同等編制密度下四屏蔽抗高頻干擾明顯優于兩屏蔽,高頻干擾越復雜的地方用四屏蔽越好。
4、結論:兩屏蔽與四屏蔽各有好處,對于屏蔽層只要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沒有必要無休止的一味追求高密度編織網。
四、屏蔽網的材料分為裸銅、鍍錫銅、鋁鎂合金,哪種更好?
1、首先說一下裸銅,優點:工藝簡單、成本適中、易于焊接。缺點:裸銅容易氧化,銅暴露在空氣中而被氧化形成一層膜——銅綠!化學式CU2(OH)2CO3。而銅綠的導電性很差會增加電阻!從而影響到信號的傳播,因為編織網中間的縫隙所以護套下面總會有空氣存在。很多朋友會問那純銅的內導體就不怕被氧化了嗎?實際上正規工廠內導體外層都有一層PE膠,就是防止發泡時候高溫氧化內導體用的。
2、鍍錫銅的優點:易于焊接,不會被氧化。缺點:造價稍貴。鍍錫主要就是為了防止銅被氧化。
3、鋁鎂合金的有點:價格穩定,信號傳遞沒有實際差別,線更加柔軟。缺點:不能焊接,只能使用免焊接頭。
4、結論:鍍錫銅屏蔽網更好一些,在不需要使用焊接頭的情況下選用鋁鎂合金可以降低成本,而且線更加柔軟。
五、關于50歐姆同軸電纜的標準,也是zui重要的部分
1、國家標準就是-3-5-7-9-12,日本標準是3D-FB、5D-FB、7D-FB、8D-FB、10D-FB、12D-BF美國標準則是RG系列。
2、實際上內地很多電纜企業都按照日本標準做50歐姆電纜了,但是叫法還是國標,這就產生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明明是-7內徑卻不同。下面我就詳細給大家解密一下為什么會這樣。
3、以50-7為例國家標準,內徑要求2.77MM左右,而如果廠家按照7D-FB的標準制作需要的內導體只需要2.6MM左右,就這一下節省的費用就相當可觀,但是為了配合國內銷售依然叫50-7,這樣就出現了內徑的差異。
4、現在這樣做已經成為了*,國內可以買到的正規國標電纜越來越少,就連接頭廠也緊隨其后生產日本標準來迎合電纜市場。我到不是說做日本標準不好,但是按照小標準做出來的線又按照國標出售是不正確的方向,有成本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場方面的原因。現在只有美國工廠以及個別國內的工廠按照國家標準的zui高上線標準生產,使用國標上線zui粗的內導體來實現底損耗等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