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江蘇安科瑞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閱讀:343發布時間:2019-3-18
安科瑞 華梅超
關于2017年度浙江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的通報
浙安委辦〔2018〕14號
各市安全生產委員會、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省屬有關企業:
根據省安委會《關于印發<浙江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單位高度重視、全面發動、積極推進,通過發動單位自查自糾、部門聯開展督查考核、廣泛宣傳教育等方式,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各地周密部署。自省安委會全面部署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以來,各地均專門向當地黨委政府負責人匯報省安委會部署情況,并提請本級政府制定實施方案、發文或召開會議部署此項工作,積極發動各級、各行業部門開展專項治理。各地均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建設、工商、質監、消防、安監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協調小組,明確治理范圍、工作措施和職責分工,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將任務分解到崗、責任落實到人,并通過部門協作機制,切實形成合力。
(二)部門協同推進。省建設、工商、質監會同消防等部門,制定詳細計劃,在全省部署開展源頭整治。
(三)隱患全面治理。一是狠抓生產流通領域監管。各地質監、工商部門加大對電器產品生產流通領域的監管力度。杭州、寧波、溫州、湖州等地重點對電器產品銷售企業、門店、倉庫等場所開展專項抽查,從源頭管控劣質電器產品流入市場。臺州將電動車、電氣產品質量提升納入行業產業升級范圍,積極推進質量提升改造工程。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查處無證非法企業116家、未按標準生產企業152家,無證經營92家,銷售不合格電氣商家328家,關停取締24家單位,罰款241.7萬。二是強化使用領域綜合治理。各地充分發動轄區各單位、社區(村)開展電氣隱患自查自糾,組織基層力量積極排查隱患,大力開展電氣線路改造。紹興市文物部門對23處民居類文物古建筑的電氣線路進行改造升級。衢州市將9個城中村、老舊小區等電氣隱患集中區域列入重點整治,*整治亂拉亂接電氣線路問題。截至2017年底,全省各地共檢查電氣產品使用領域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問題17856處,自查自糾電氣隱患74982處,查處電氣隱患9263處,改造電氣線路456.7萬米。三是加強建設工程電氣防火監督。各地住建、交通運輸、水利、工信、電力等部門加強建設工程電氣設計審查,嚴格查處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主體質量責任,保障電氣施工質量。杭州、寧波、溫州等地深入開展建筑工程安全提升行動,加大工地檢查力度,保障電氣施工質量和用電安全管理。紹興、麗水加強對電工、切割、焊工等特種行業人員培訓教育,并檢查持證上崗情況。截止2017年底,全省共查處不按電氣標準設計企業52家,不按標準施工單位100家,監理單位不履行監理職責的單位145家,罰款26.5萬。
(四)技防全面提升。各地依托“智慧城市”建設,以“智慧安防小區”創建為載體,積極推廣運用智慧用電、遠程監控、智能預警等*技術。溫州市為全市農村家庭、居住出租房安裝剩余電流保護裝置66.4萬套。湖州市積極探索“智慧消防”建設工作,推廣“智慧用電”系統。2017年,全省共安裝智能充電樁3.1萬個,4.3萬家企業、場所安裝“智慧用電”設備13.2萬余套,安裝“自動限荷器”9100多套,成功監測預警信息61.2萬條。
(五)宣傳氛圍濃厚。各地借助主流媒體頻道等平臺對電氣火災防范進行專題報道,在重要版面和黃金時段滾動播出用電安全公益廣告,利用微博網絡平臺推送電氣火災提示信息和消防知識,增強群眾自防自救能力,曝光重大火災隱患。寧波、金華、臺州等地以約談、警示和媒體曝光等手段對電器生產銷售企業、建設使用單位形成震懾作用。全省共開展電氣火災專題培訓8692次,培訓各類目標對象約40萬人。
二、存在的問題
(一)全省電氣火災形勢依然嚴峻。2017年,我省共發生電氣火災11169起,較2016年同比下降5.8%,但電氣火災比重仍居高不下,起數占火災總數中的56%,高于全國平均值20多個百分點,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直接財產損失數分別占總數的66.7%、61.6%和58.4%。同時,電氣火災也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2起重大火災事故及4起較大火災事故中的2起事故均是因為電氣線路故障造成,特別是由于電動車質量引發火災造成人員死亡的比重較高,約占電氣火災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
(二)部分地區、部門工作重視不足,部門間協作配合不暢。根據前期動員部署和自查自糾階段工作落況來看,部分地區部署推進遲緩,組織開展單位、社區(村)電氣火災防范自查不深入,對排查出的問題未及時督促整改,反映出部分地區存在動態監管空轉,隱患整改表面化、形式化現象。基層監管時緊時松,沒有解決好“后一公里”問題。還有部分地區監管部門之間未開展有針對性的聯合,未能定期組織聯席會議分析研判火災形勢。反映出部分地區部門間協作配合意識不強、聯合不經常,聯合打擊力度欠缺,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三)業主主體責任不落實。從日常檢查和督導的情況看,很多社會單位、社區(村)仍存在電氣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用電安全管理職責不清、電氣設施日常檢查維護不到位、私拉亂接電氣線路、配電箱(柜)內或周邊堆放可燃雜物、疏散通道等建筑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并充電問題依然嚴重。反映出部分場所負責人、出租房房東自身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到位,只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不顧消防安全。
(四)電氣火災隱患大量存在。從生產、流通領域檢查情況看,發現電氣產品及電線電纜的生產質量、制假售假問題依然突出;從工程建設領域檢查情況看,不按電氣標準設計和施工、監理單位不履行監理責任的問題仍有不少;從電器產品使用領域的監督檢查情況看,大量隱患依然存在,使用不合格電器產品和電氣線路時有發生。2017年臺州兩起重大火災事故分別暴露出電熱膜和電動車的質量問題。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地要充分認清我省電氣火災形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要繼續按照《浙江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結合前期發現的問題,深入開展集中整治“回頭看”和建章立制行動。要全面推進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鞏固加強綜合治理成效。2018年起,每年實現電氣火災起數和死亡人數在全年總量占比下降不低于五個百分點的總體目標。
(一)進一步壓實責任,明確責任網絡。深入貫徹落實“10·13”安委辦浙江省消防安全工作座談研究會會議精神,健全完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全面壓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特別是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各部門要推動當地政府將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納入平安考核內容。每年質監、工商部門各組織一次集中銷毀偽劣電器產品活動。各地電力部門要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加大對電氣隱患集中區域的電氣線路改造力度,確保于2018年底前全部改造到位。
(二)進一步形成合力,強化部門聯動。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每半年召開一次由各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的聯席會議,分析工作形勢,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部署下步工作任務。各地每季度要組織一次部門間的聯席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各部門相關人員變動時要及時調整更新,確保此項工作的連續性。各成員單位要結合各自職責,切實加大行政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偽劣電器產品等行為。省安委會成員單位要抽調人員組成聯合檢查組,在2018年消防工作考核前組織一次各地電氣火災綜合治理的聯合檢查,通報檢查結果。
(三)進一步突出重點,確保治理成效。各地要按照省安委會印發的《浙江省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要求,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高層建筑、民房等重點領域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繼續下大力氣推進居住民房、出租房、電動車、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筑電氣火災隱患排查整治,以嚴打嚴治確保各類隱患整改到位。2018年,各地要完成以上場所的電氣安全隱患排查和隱患集中區域督辦,同時推廣應用“智慧用電”技術,建立集中監控平臺,建成省級“智慧消防”創新云平臺支撐系統和運維中心,電氣安全隱患整改率達40%。
(四)進一步建章立制,做好統籌謀劃。要持續推動政府和行業部門建章立制。各地要統籌謀劃,發動行業部門,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完善電氣管理法規和技術標準,健全用電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建設、質監、電力等部門應共同研究商討建筑電氣防火性能、電氣線路安全檢測、老舊電氣線路改造更新、居住類建設項目設置電動車棚(庫)和集中充電設施等方面技術標準的修制訂。2018年各部門要啟動各技術標準修制訂的調研和立項工作。
(五)進一步強化宣傳,營造整治聲勢。各地要加大用電安全常識的宣傳普及,強化電器產品生產、銷售、使用等相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生產和銷售企業社會責任感,從源頭上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各地要結合每年六月份的安全生產月和“5·12”防災減災日開展電氣安全集中宣傳,做到方案細化、載體多樣。
浙江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4月4日
安科瑞 華梅超
1.1.開發背景
近年來,我國電氣火災多發,屢屢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統計,2011年至2016年,我國共發生電氣火災52.4萬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2億余元,均占全國火災總量及傷亡損失的30%以上;其中重特大電氣火災17起,占重特大火災總數的70%。這些事故暴露出電器產品生產質量、流通銷售,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使用、維護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
很多生產經營單位電氣線路老舊、線路隱患多且隱蔽性強,眾多小微企業缺乏專業電工,肉眼無法直觀發現電氣隱患,傳統的檢測手段難以及時排查各種隱患等一系列難題,使得電氣火災的監測和預警很難落實到位。
近幾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一種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時探測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安全隱患的用電安全信息綜合管理服務系統應運而生。
安科瑞憑借多年在電氣火災監控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力量,推出了智慧用電監控預警平臺,該平臺采用自主研發的剩余電流互感器、溫度傳感器和電氣火災探測器,對引發電氣火災的主要因素(導線溫度、電流和剩余電流)進行不間斷的數據跟蹤與統計分析,并將發現的各種隱患信息及時推送給企業管理人員,指導企業及時排查和治理,達到消除潛在電氣火災安全隱患,實現“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用戶可以利用PC、平板電腦等多種終端實現對用電監控預警平臺的訪問,查詢包括系統信息、實時數據、報警記錄等在內的各種信息,使用方便。利用該系統為用戶提供的低成本專業服務,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和電氣設備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重大惡性火災財產損失、尤其是重大惡性人員傷亡責任事故的發生。
1.2.技術標準
本平臺遵循以下標準開發:
GB14048.1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總則》
GB14287-2014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GB13955-2005 《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安裝和運行》
GB50016-2014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116-201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4-2011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1.3.應用場所
AcrelCloud-6000安全用電管理云平臺的主要應用場合:
(一)大型商場、超市;
(二)學校、養老院、福利院;
(三)車站、醫院、賓館等領域;
(四)勞動力密集型企業;
(五)易燃易爆倉庫;
(六)木材加工、紡織、涉塵、噴涂、制藥等企業;
(七)酒吧、網吧等娛樂場所;
(八)小餐館、門店及各種小微企業。
2.平臺結構
3.平臺主要功能
實時監控
24小時監視各探測點的剩余電流、溫度、電壓、電流、狀態等信息;
歷史記錄
所有告警信息及遠程控制均被記錄入日志,并可供用戶方便查詢;
數據分析
針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各種模型分析,為客戶消除安全隱患;
報警提醒
當平臺收到報警或故障信息時,平臺將以各種方式推送和企業管理人員,提醒關注故障狀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隱患;
權限管理
給不同的操作人員分配不同的權限,從而提高系統整體安全性;
遠程控制
具備權限的管理人員可以遠程設定探測器的各種參數值,或者對監控設備進行分閘、合閘、復位等操作,方便管理,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3.1.平臺首頁
平臺首頁顯示快速工作臺、本月隱患和故障統計以及項目信息地圖導航, 快速工作臺顯示當前需要處理的任務及報警消息,提高處理速度;
3.2.實時監控
實時監控可以查看項目名稱下的設備信息和探測器信息,探測器詳細信息包括項目名稱、所屬設備、剩余電流、溫度、三相電壓電流、DI、DO等實時狀態信息。同時具備權限的管理人員還可以對監控單元進行遠程復位、分合閘等操作。
3.3.隱患管理
隱患管理包括隱患巡查、隱患處理、隱患記錄、隱患提醒、工單處理和隱患批量處理等功能:
3.4.數據匯總
數據匯總菜單欄主要對平臺監測到的所有隱患和遙控記錄進行匯總展示,隱患記錄可以選擇曲線或者表格形式。
3.5.系統設置
平臺通過對用戶類型實施分級管理以實現更高的信息安全,具備相應權限的用戶可以對項目信息、設備信息、探測器信息等隨時修改更新。
商鋪:http://www.3121000.com/st146642/
主營產品:低壓電力信號采集、測量、計量、監控、保護及系統集成,主要有網絡電力儀表、智能馬達控制器、導軌式安裝電能表、電量傳感器、光伏匯流箱、有源濾波器、醫療潔凈電源柜等產品以及智能電力監控與電能管理、建筑能耗分析管理、電氣火災監控、數據中心用電監控、光伏電站監控、ZigBee(物聯網)無線電能管理等系統方案。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