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上海邦景實業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225發布時間:2015-12-2
1方法
1.1改良方法在傳統治療車的操作臺面上增加1個長80.0cm、寬44.5cm、高5.0cm的不銹鋼平板架,其長邊與治療車長邊的護欄部位安裝2個固定卡口,卡口固定于護欄上以便固定平板架。平板架上設20個直徑10cm、2個直徑12cm、2個直徑8cm的圓孔和1個放置大號彎盤的凹槽,每個10cm圓孔內放置與之配套的換藥罐,8cm的圓孔內可放置500ml藥瓶;配備20個口徑10cm、2個口徑12cm帶蓋換藥罐。每個換藥罐的蓋子上做1個插治療卡的固定槽,以方便插治療卡。elisa試劑盒
1.2應用方法
1.2.1操作方法2010年8月,皮膚科病區40例換藥患者,換藥頻次均為2次/d。采用自身對照法,第1天采用傳統換藥車進行換藥(對照組),第2天采用改良換藥車進行換藥(觀察組),兩種換藥車換藥的時間均為9:00和15:00,連續換藥14d,兩組均由同一組護士進行操作。對照組每次換藥前,護士在治療車上半鋪半蓋法鋪好無菌治療巾,在治療巾內放置8個無菌換藥彎盤,在彎盤后插上該患者的治療卡,根據每例患者的換藥面積,在彎盤內放置相應的無菌紗布,并倒入藥液,再蓋上治療巾,推至病房給患者換藥。觀察組采用改良治療車,其上有20個直徑10cm、2個直徑12cm帶蓋的無菌換藥罐,2個直徑8cm的圓孔內放置藥瓶,方便護士及時添加藥物,1個放置污物的彎盤,根據患者的換藥面積,在換藥罐內放置相應的無菌紗布,并倒藥液加蓋后推至病房給患者換藥。
1.2.2評價方法①比較兩組每次換藥時護士來回于病房與治療室之間準備用物的時間。②比較兩組每例患者每天換藥及容器消毒費用。
1.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每次換藥護士往返于治療室與病房之間準備用物時間比較對照組(換藥14次)用時(49.14±2.19)min/次,觀察組(換藥14次)用時(19.57±1.72)min/次,兩組比較,t=28.083,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每天換藥及容器消毒費用比較對照組費用(15.27±3.09)元/例,觀察組(8.67±3.09)元/例,兩組比較,t=12.652,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傳統換藥車及換藥彎盤的弊端①傳統換藥車每次只能給8例患者換藥,在一般情況下,一個病區如果有40例患者需要換藥,護士需要往返換藥室與病房之間5次。換藥的患者越多,護士往返于病房與治療室之間準備藥物的次數越多,所花費在路上的時間越多,護士的工作量越大。②換藥盤是無菌彎盤,沒有蓋子,使用時間不能超過4h,每次換藥需要更換無菌彎盤,皮膚科換藥通常是2~4次/d,每增加1次換藥,就會給患者增加1個無菌彎盤的消毒費;且彎盤容量小,當患者大面積換藥時,1個無菌彎盤不夠,不方便護士操作。③傳統換藥車沒有設計固定治療卡的位置,治療卡只能隨意插在彎盤的后面,當護士推車至病房時,容易造成治療卡移位混淆而發生差錯事故。elisa試劑盒
3.2改良治療車的優點和應用注意事項
3.2.1優點①每次能同時給22例患者換藥,在一般情況下,病區如果有40例患者需要換藥,護士往返換藥室與病房之間只需2次,減少了護士來回準備藥物的次數,用改良治療車及換藥罐給患者換藥,大大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②改良治療車所使用的換藥罐帶蓋,不容易被污染,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風險[1]。③換藥罐的蓋上設插治療卡的槽,每次換藥時,將治療卡嵌入相對應換藥罐蓋子的槽內,做到一人一罐一卡,杜絕了差錯發生。同時,改良治療車上有3種型號的放置孔,根據換藥的需要放置配套的換藥容器,即全身大面積換藥時可用直徑12cm的換藥罐準備藥物,直徑8cm圓孔放置藥瓶,容器大,操作更為快捷方便,既規范了操作流程,又確保醫療安全。
3.2.2應用注意事項在臨床護理操作中,科學有效地防范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防止醫院交叉感染,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2]。操作中需要護理人員按規范的操作流程給患者換藥,嚴格區分無菌區和有菌區,減少無菌換藥罐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和操作者手跨越無菌區(換藥罐口)的機會,避免由于換藥罐污染而發生醫院感染。elisa試劑盒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