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指出,“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運行方式創新,構筑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由此,如何推進公共就業服務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增加公共就業服務針對性,推動公共就業服務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
隨著大數據數字化技術應用的普及,探索大數據數字化時代下的公共就業服務成為了當前各級部門及相關服務企業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數字賦能公共就業服務,推動其供需匹配。數字技術在公共就業服務中的應用,可以打破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壁壘,滿足就業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業需求。實現公共就業服務的供需精準匹配,依賴對就業者需求信息進行及時、精準的收集與分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就業服務供給主體掌握就業者需求。
為有效解決和破解數字化技術參與公共就業服務中存在的矛盾和難題,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高質量發展,需要借助數字化手段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就業服務的城鄉均衡、精準供給與質量提升,民生綜合服務商德生科技構建大數據為基礎,互聯網運營為手段的縣-鄉-村三級聯動+,創新利用“數字化就業服務工廠”整合市場優質資源,依托專業的線上運營團隊和鄉村勞務經紀人網絡,實現市場服務精準撮合和個人服務精準觸達,開展“可持續、有組織、有溫度、有實效”的城市就業運營服務,減輕基層工作負擔,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提升區域治理水平。
目前,德生科技的縣-鄉-村“三級聯動平臺+”已在全國全國16個省、150多個市區縣上線運行。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運營”和“服務”三大要素,將政府力量與市場資源充分銜接,提供供需精準匹配、服務快速撮合,幫助政府部門統籌各類就業政策、就業服務資源,助力解決“就業難”“招工難”的公共就業服務難題。值得一提的是,以貴州畢節標桿項目例,在畢節人社局與德生科技共同努力,搭建以“大數據+互聯網運營”為基礎的數字化城鄉就業服務平臺,覆蓋“三大體系、九大模塊、五大用戶、百項應用”,依托畢節人社指揮體系,實現全市就業服務工作人員互聯網化,覆蓋9個縣(市、區)280個鄉(鎮、街道)3718個村(社區),完成600多萬勞動力信息調查,構建了大數據勞動力就業檔案庫,并建立了勞動力數據常態化更新機制,據就業服務工廠2022年上半年運營數據統計,累計線下服務5894532人次,電話服務900924人次,線上服務13542人次;其中,信息調查類服務6364445人次,政策宣傳類服務435727人次,推薦就業類服務31425人次,獲得畢節市政府、貴州省廳等部門的高度認可。
隨著大數據數字化技術賦能公共就業服務的進一步深化,德生科技也將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公共就業服務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聯網高效傳輸、無時空限制等優勢完善相關服務機制和服務產品,打造群眾隨時有需求,人社隨時有響應的服務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