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收費系統自動
視頻觸發識別技術
現有的電子收費系統,以集成了IC卡的車載電子標簽作為車輛身份識別的依據,并沒有其他的輔助的證據給予證實,因此造成了倒卡、換卡、收費車輛使用免費卡、大型車輛使用小型車輛收費卡等不良和欺詐現象的大量存在。車輛身份的判定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電子收費以至智能交通運輸發展的瓶頸。
目前,國內的一些研究機構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并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案并進行了實施。例如,通過牌照識別或車型識別,與車載電子標簽中記錄的牌照或車型相比對;或利用磁感應線圈、壓電傳感器、紅外線收發裝置等判斷車輛到達,獲取通行車輛的輪數、輪距、軸距、車高等特征,然后實現車型判別等。雖然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車型識別率,但由于車牌識別的精度達不到應用的要求和車型識別結果過于簡單等因素,這些方案都不能有效地、*地解決問題。
信息融合技術又稱為數據融合技術,是由多傳感器發展而來的信息科學領域的一項*。它是將多種類型的信息融合在一起,并從中提取出具有更多特征或更的有用信息的技術。信息融合的概念是在70年代提出的,其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多個信息采集通道的資源,對觀測到的信息進行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在空間或時間上的冗余或互補的信息按照某種準則進行組合,以獲取對被觀測目標的一致性認識。通用的信息融合模型如圖6-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