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探測器按其工作原理來分可以主動和被動之分,主動多能適應室外,而
被動紅外線探測器多用于室內。
被動紅外探頭是靠探測人體發(fā)射的紅外線而進行工作的。探頭收集外界的紅外輻射通過聚集到紅外感應源上面。紅外感應源通常采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了紅外輻射溫度發(fā)生變化時就會向外釋放電荷,檢測處理后產生報警。
1)這種探頭是以探測人體輻射為目標的。所以輻射敏感元件對波長為10μm左右的紅外輻射必須敏感。
2)為了僅僅對人體的紅外輻射敏感,在它的輻射照面通常覆蓋有特殊的濾光片,使環(huán)境的干擾受到明顯的控制作用。
3)被動紅外探頭,其傳感器包含兩個互相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熱釋電元。而且制成的兩個電極化方向正好相反,環(huán)境背景輻射對兩個熱釋元件幾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產生釋電效應相互抵消,于是探測器無信號輸出。
4)多視場的獲得,一是多法線小鏡面組成的反光聚焦,聚光到傳感器上稱之為反射式光學系統(tǒng)。另一種是透射式光學系統(tǒng),是多面組合一起的透鏡——菲涅爾透鏡聚焦在紅外傳感器上。
5)一旦人侵入探測區(qū)域內,人體紅外輻射通過部分鏡面聚焦,并被熱釋電元接收,但是兩片熱釋電元接收到的熱量不同,熱釋電也不同,不能抵消,經(jīng)信號處理而報警。
6)這要指出的是被動紅外的幾束光表示有幾個視場,并非被動紅外發(fā)紅外光,視場越多,控制越嚴密。
被動紅外線探測器優(yōu)點:
本身不發(fā)任何類型的輻射,器件功耗很小,隱蔽性好。價格低廉。
被動紅外線探測器缺點:
容易受各種熱源、光源干擾,被動紅外穿透力差,人體的紅外輻射容易被遮擋,不易被探頭接收。易受射頻輻射的干擾。環(huán)境溫度和人體溫度接近時,探測和靈敏度明顯下降,有時造成短時失靈。
下面針對上述的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缺點,結合美國Focus的紅外探測技術,進行詳細發(fā)分析。通過對其缺點分析發(fā)現(xiàn),我們實際上要解決誤報和探測下降甚至失靈的問題:
被動紅外線探測器誤報問題
為了降低誤報率,只要排除誤報等因素就可以大大降低誤報率。
誤報的因素可以分為兩類:
外界的因素:外界的熱光源(尤其是白光光源):如陽光、照明光源等;外界的射頻信號。
內部因素:內部由于器件等的噪聲和干擾,如光熱釋感應器的信號瞬變等,
針對以上情況,楓葉公司的新一帶紅外探頭、采用一些*的技術來解決此類問題。
當有物體走入或走出一個探測區(qū)段時,在反極性探測感應器上會產生兩個極性相反的信號,這種出/入信號的能量將被獨立分析并儲存在內存記憶內。只有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當兩個感應器上都收集到足夠的出/入能量時才會觸發(fā)警報。
其優(yōu)點:"信號出/入分析"能超乎想象地提高探頭對氣流、隨機噪音及發(fā)熱器的抗干擾能力。如再加上"四源紅外反極性探測",便能使探頭具有超卓的抗干擾能力,是現(xiàn)今市場上的產品。
四源紅外反極性探測
探頭內置兩個紅外感應器,移動信號會使兩個感應器產生兩個極性相反的信號;而非移動信號(射頻、電磁、火花、靜電等干擾),則使兩個感應器產生兩個極性相同的信號。利用此原理便可準確無誤地區(qū)分移動和非移動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