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乳制品廠污水處理設備化工廢水專用
乳品廠乳品生產的主要原料和資源是鮮牛奶、白糖、花生、核桃、電、水、煤等。在乳品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刷罐水,洗瓶水等廢水,與地面沖洗水、廁所沖洗水及少量的生活污水一并進入廠內排水明渠,通過共同的排放口,向車間外排放。廢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糖類、脂肪酸、蛋白質、淀粉等),可生化性很好,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呈現乳白色,COD濃度在800~1000mg/l左右,屬中低濃度有機廢水。
我國乳制品行業主要產品是液體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酸乳和乳粉,冰淇淋產量雖然小,但污染物濃度。乳制品加工過程中,廢水主要來源于容器、管道、設備清洗所產生的較高濃度的生產廢水,以及生產車間與場地沖洗產生的較低濃度的生產廢水和部分生活污水。乳制品廢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標為COD、BOD、TN、TP、NH3-N、SS、pH。COD、BOD主要來源于原料乳的損失,TN、NH3-N主要來源于原料乳損失和CIP清洗(就地清洗)中硝酸的損失,TP主要來源于原料乳損失和含磷洗滌劑的使用,SS來源于原料乳和輔料的損失,pH取決于CIP清洗中酸、堿的排放。
乳制品廢水的主要特點為:
水質、水量變化大:廢水的排量及濃度隨清洗的項目和時間波動,早晚排量及濃度較大,同時廢水酸堿呈不均衡狀,pH波動較大。
有機物含量高:乳蛋白、乳脂、乳糖類等,在廢水中以溶解態、乳化態和懸浮態的一種或多種形式存在,使得廢水COD很高。
可生化性好:乳制品廢水中溶解的有機物易被微生物分解,多數乳制品廢水能夠達到BOD/COD>0.5,具有很好的可生化性。
乳制品廠污水處理工藝單元的選擇:
由于乳制品廢水具有可生化性好、易生物降解的特點,基本上各種生物處理工藝都適于此類廢水的處理。針對某一具體的乳制品廢水,各工藝單元的選用,則需根據水質特點、施工條件、排放要求、自動化程度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后確定。
含油脂較多的乳制品廢水,易氣浮分離,渦凹氣浮即可滿足使用要求,與溶氣氣浮系統相比,渦凹氣浮設備簡單、費用少、占地面積小。但溶氣氣浮氣泡更細小,更適于處理懸浮物少、乳化程度高的乳制品廢水。
由于乳制品廢水有機物濃度較高,氮磷相對缺乏,采用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時,易因營養物缺乏而發生污泥膨脹現象,造成污泥流失、水質惡化,影響出水水質,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工藝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應選擇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的工藝。常用于乳制品廢水處理的好氧工藝有:SASS工藝(帶選擇器的活性污泥法)、CASS工藝(循環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生物接觸氧化法、氧化溝等。這些工藝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能較好地實現去除有機物的目的。以除C為目標時,選擇帶有選擇器的活性污泥法工藝,運行操作較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有脫氮、除磷要求時,可選用SBR或氧化溝工藝;當場地受*,可選用生物接觸氧化和BAF(曝氣生物濾池)工藝。選用BAF工藝時,需控制好前一級單元出水的SS,如采用“厭氧+氣浮+BAF"工藝流程。BAF還可作為好氧后的深度處理單元,出水回用于廠區。
乳制品廢水的厭氧工藝采用常溫消化即可,厭氧濾池因其生物量大,比UASB對溫度的要求更低,但同BAF一樣存在易堵塞的問題,要控制進水SS不超過200mg/L。從污染物濃度、種類而言,厭氧工藝適合處理乳制品廢水,但乳脂的厭氧消化所需時間要長于乳蛋白、乳糖所需的消化時間,其限制步驟是水解。因此對于乳制品廢水處理,可在厭氧單元前增設水解單元,延長乳脂的水解時間,有利于提高后續厭氧池的處理效率及穩定運行。
三門峽乳制品廠污水處理設備化工廢水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