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東莞市九通瑞寶通風設備有限公司
閱讀:51發布時間:2023-7-11
一、離心風機的檢修周期及檢修內容
1、風機的檢修周期風機的檢修周期,一般按下表1進行。
表1 風機的檢修周期風機的檢修周期
風機的檢修周期與風機使用的場合有極大關系,介質中含塵量與含塵的特性,對風機的磨損影響極大,應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予以調整。
2、風機的檢修內容
⑴檢查、清洗各部軸承,更換軸承潤滑脂或潤滑油,標明正常油位,、油位。
⑵檢查各部的密封情況,清掃內部塵垢;
⑶檢查葉片風六擋板,導流板等有無裂紋、銹蝕、磨損、螺絲松動等情況,并進行處理;
⑷檢查聯軸器及其防護罩,更換磨損的橡膠彈性圈;
⑸檢查和緊固各部螺栓;
⑹堵塞各處漏風并修復保溫材料;
⑺檢查、修理調節風門,保證其靈活,指示正確。
⑻檢查修理冷卻水系統。
(Ⅰ)中修(包括小修內容)
⑴根據葉輪焊接縫(或鉚釘)的磨損、檜情況,進行焊補或更換葉片(鉚釘),并作靜平衡校驗;
⑵修理或更換聯軸器;
⑶檢查或更換軸承;
⑷檢查、調整電動機軸和風機主軸的同心度及水平度;
⑸修理或更換軸承座;
⑹修理風機外殼和葉片磨損嚴重的部位,補焊或更換防磨層內襯;
⑺除銹防腐處理。
(Ⅱ)大修(包括中修內容)
⑴修理或更換風機主軸;
⑵制造或安裝新葉輪,并作靜平衡或動平衡校驗;
⑶更換磨損嚴重的風機外殼;
⑷更換臺板、軸承箱或重新澆灌基礎。
二、風機主要部件檢修技術標準
1、葉輪
小型風機的葉輪一般為單吸式,大型風機的葉輪為雙吸式的。
葉輪是由前盤,后盤(如雙吸式)和中盤,輪轂和葉片風部份組成,葉輪的檢修及各部的質量標準為:
⑴葉輪局部 磨穿,可以割去磨穿部份,用新材料修補,磨薄部位可以補焊,用角向砂輪打平,但焊接時必須注意熱變形和消除焊接應力。
葉片磨損過薄時(一般為原厚度的30%),應更換新葉片,新葉片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的數值。
表2 葉片安裝的允許偏差
新葉片更換后,根據空氣中的含塵濃度和塵粒性質和氣流在葉片及中盤上的軌跡,采取如下防磨措施,如表3所示。
表3 葉片上防磨措施的技術要求
如果前,后盤中盤的磨損量已超過原厚度的40%時,必須更換新葉輪。
⑵葉輪上焊縫如有磨損,應該補焊,有裂紋時,必須把裂紋斷開,鏟鑿V型槽后,按有關的焊接規范進行焊接。
⑶輪轂與中盤結合的鉸配螺栓和止動墊圈應完整無缺,不允許螺絲頭,螺絲帽及止動墊磨掉或松動,如發生上述情況時,應予以更換。
⑷更換葉片和鉸配螺栓后,中盤的轉動晃度,必須嚴格控制,不應超過表4所規定的數值
圖1 葉輪中盤和前、后盤晃動量A、B
表4 葉輪中盤及前、后盤的晃動量A、B
⑸葉輪中盤(或后盤-單吸式)的晃動量A應符合表4的要求,作為新葉輪制作時必須控制嚴格,舊葉輪更換葉片后,可略為放寬,但不能超過表4的要求,否則在運轉中造成氣流的不穩定,引起轉子的軸向振動超標。
⑹當葉輪的輪轂有裂紋時,如材料為鑄鋼或鍛鋼的,應采取修復措施,用正確的修理工藝進行去除裂縫,焊接后打磨平整,無損探傷確認,如小型風機彩鑄鐵的,則應更換。
⑺葉輪與軸的配合孔,應符合公差配合要求,一般采用E9/K6,園錐度與橢園度不得超過0.03毫米,表面粗糙度不低于。
⑻輪轂與軸相配合的內孔(直徑為Φd)和輪轂與中盤相配合的外園直徑(ΦD)必須是同心的,中心線的偏移不超過±0.15毫米。輪轂與中盤垂直配合面的愰度(a處)不超過0.02毫米,如圖2葉輪輪轂圖所示。
圖2 葉輪輪轂圖
⑼輪轂裝在主軸上后,用小錘輕敲葉輪輪轂,手指放在接合縫上不應感到振動為合格。
⑽輪轂裝在主軸上后,或舊葉輪因磨損過劇需要更換葉輪時,當拆除葉輪后,對輪轂進行校核,其安裝中盤的止口處的徑向與軸向的跳動量是否合格。
2、風機主軸
⑴主軸及軸頸處不得有裂紋,磨痕和損傷。如有磨痕和損傷。如有磨痕和損傷,在不影響使用情況下,應用組銼修光,然后用浸油的砂布或油石打磨光滑。軸頸處個別地方碰傷,其深度不應大于0.05~0.10毫米,在軸的非工作面區,允許 有個別的局部缺陷,但其深度必須 在1~1.5毫米之內,必須去除銳坑和棱角,以免產生應力集中。
⑵不允許軸的階梯斷面處產生龜裂或表面發生裂紋。
⑶軸頸表面的磨損。
如是配用滑動軸承,磨損不大于0.5毫米時,可進行磨削或車削,利用修配滑動軸承的方法方法來補償。
如是配用滾動軸承時,根據軸頸表面磨損情況,可以考慮噴電鍍等方法修補,但修補的軸頸,必須符合滾動軸承配合的允差,表面粗糙度,不低于 。
⑷主軸的彎曲允許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Ⅰ)軸頸處不得超過0.02毫米;
(Ⅱ)全長內彎曲度不應超過0.05毫米(即跳動量0.10毫米);
超過以上要求時可采用“直軸"法來校正,應更換新軸。
3、軸承座(軸承箱)
⑴軸承座與板應緊密接合,把水平儀放置在主軸上測量,縱向水平不應超過0.10/1000;用水平儀放置在軸承箱中分面處,檢查軸承箱的橫向水平,不應超過0.2/1000。
⑵軸承座不允許有裂紋,非軸承孔部份裂紋,可以進行修補,采用高分子修補劑是較為穩妥的辦法,但必須選用高強度的修補劑,采用的工藝正確。
⑶中、小型風機的軸承座常為整體的箱,此時兩軸承孔都座落在軸承箱上,此時,應檢查兩孔的同軸度偏差不得超過0.02毫米。
4、軸承
離心式風機上的軸承為二種:
小中型風機的軸承,大部采用滾動軸承。
大型風面的軸承,大部采用滑動 式軸承。
滾動軸承和滑動 軸承的檢修標準,詳風附錄。
5、風機外殼和調節裝置
⑴風機外殼鋼板部份磨穿或大部分面積已磨去原厚度的1/2時,機殼應換新的,局部磨穿或減薄的可以修補和補強,補強板焊接在機殼外部,機殼內部的焊縫焊補后應磨平,焊接后應盡可能消除內應力。
⑵風機外殼不得有漏風,檢查門嚴密不漏,各螺絲應完整無缺。
⑶集流器(俗稱吸入喇叭口)不得磨穿和變形,安裝時必須按設備的技術文件,保證集流器與葉輪的相對間隙。
圖3,集流器與葉輪入口動、靜間隙圖,必須保證葉輪轉動性與集流器不產生擦碰,亦不能把間隙留得過大,產生渦流和漏風。
S1=8~12 S2=1.2~2.2
圖3 集流器與葉輪入口動、靜間隙圖
⑷調節門的擋板磨蝕厚度不得薄于1.5~2.0毫米,擋板小軸磨損不得過劇使調節擋板調節不靈活。
⑸調節門能夠全關,全開,無嚴重的變形,轉動靈活無卡死現象,實際開度與外部指示相符。⑹外殼的軸封,間隙不大于1.5毫米。
6、聯軸器
風機上使用的聯軸器有二種。
中、小型風機的聯軸器為彈性聯軸器。
關天這二種聯軸器的技術要求和風機主軸與電動機對中標準,請參考水泵檢修標準中聯軸器的章節。
但是,對于大型風機(功率在1000千瓦及以上的)的聯軸器鉸配螺孔進行檢查,無損傷及毛刺,連接用的鉸配螺絲進行無損傷探傷,有磨成帶肩的或有裂紋的必須更換。
7、風機總裝
⑴風機轉子裝配后,應符合下列表5的技術要求。
表5 轉子的技術要求
⑵風機轉子組裝后均應作動平衡校驗,動平衡的精度按國標G6.3,詳風附錄動平衡標準。⑶風機轉子裝入機殼后,要調整葉輪在外殼中的位置和葉輪與集流器的間隙,用手或杠桿盤動轉子時,不得有任何碰擦的部位。
⑷風機組裝后,進行聯軸器與電動機聯軸器的找正,對中找正標準風水泵檢修標準,聯軸器章節,對中找正結束后,固定聯軸器螺栓,必須對角擰緊,擰緊力矩均勻。
⑸總裝結束后,將質量合格的潤滑油加到正常油位,標明正常,、油位。
⑹安裝聯軸器的保護罩,清理現場,準備試運轉。
8、油面計及冷卻系統
⑴油面計應清潔暢通,連接處或軸密封處不得漏油。
⑵潤滑油要清潔、充足。潤滑油牌號按規定選用。
⑶冷卻水套及蛇形管,放水管、閥門,漏斗等應完整,暢通不得漏水。
三、試車
⑴在無載荷(關閉進風口管道中的閥門或調節門)的情況下,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時間不宜多于10分鐘,如試轉情況良好,再進行滿載試轉。
⑵滿載時連續運轉不宜少于1小時(對于新安裝后的風機,不宜少于2~4小時)。
⑶試轉中軸承部位不得有不正常的噪音,滑動軸承的溫度一般不應超過65℃;滾動軸承的溫度不應超過氣溫+40℃。
⑷軸承振動的正常振幅,應符合表6軸承振動正常值的規定。
表6 軸承振動正常值
轉子轉速(轉/分) | ≤500 | >500~750 | >750~1000 | >1000~1500 | >1500~3000 |
振動正常振幅 | ≤0.20 | ≤0.14 | ≤0.10 | ≤0.08 | ≤0.05 |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