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纜 網絡設備 無線通信 云計算|大數據 顯示設備 存儲設備 網絡輔助設備 信號傳輸處理 多媒體設備 廣播系統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 其它智慧基建產品
河北普信頓儀器銷售有限公司
閱讀:74發布時間:2024-3-25
VOCs污染防治的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源頭替代、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精細管控四部分構成。
VOCs原輔材料的源頭替代材料有哪些?
(1)石化/化工行業
使用低(無)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的原輔材料,加快對芳香烴、含鹵素有機化合物的綠色替代。
(2)包裝印刷行業
可選擇水性、輻射固化、植物基等低VOCs含量的油墨。選擇水基、熱熔、無溶劑、輻射固化、改性、生物降解等低VOCs含量的膠粘劑。可選擇低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的清洗劑。
(3)工業涂裝行業
可選擇水性、粉末、高固體分、無溶劑、輻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的涂料。
我國VOCs相關的國家排放標準有哪些?
由于排放標準的制訂工作非常復雜,涉及VOCs排放標準總體進展緩慢。新標準的制訂強調從源頭、過程和末端進行全過程控制,嚴格了常規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大幅度增加了涉及VOCs的控制項目,重視無組織排放控制,實行排放限值與管理性規定并重的原則,明確了無組織排放的管理要求。截至2019年11月,涉及VOCs的大氣固定源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有18項。
我國VOCs相關的地方排放標準有哪些?
截至2019年12月底,已經發布的與VOCs有關的排放標準北京市15項,上海市11項,山東省8項,重慶市、江西省各6項,廣東省、浙江省各5項,天津市、江蘇省、湖南省、福建省各3項,河北省2項,陜西省、四川省、遼寧省各1項。
我國VOCs污染防治政策法規的歷史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我國VOCs污染防治在摸索中前進。2010年以前,僅有石油煉制和煉焦業、油品運輸、合成革制造、室內裝飾等少部分行業活動實施了一些VOCs相關的排放標準和規定。
2010年,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在國家層面提出將揮發性有機物作為重點大氣污染物開展污染防治。
2011年,《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強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
2012年,《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將VOCs列入控制指標。
2013年,頒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推進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同年,發布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2014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在原有環境保護法的基礎上,加大了處罰力度,突出了信息公開,并相繼通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暫行辦法》和《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暫行辦法》等,為VOCs等污染物的污染防治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2015年,開始試行《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石化行業和包裝印刷行業作為試點行業;隨后北京、上海、廣州等14個地方相繼發布了地方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細則;在石化行業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改造,并完成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
2016年,《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規定,到2018年,工業行業VOCs排放量比2015年削減330萬噸以上。
2017年,、國家員會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實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VOCs污染減排,排放總量下降10%以上。
2018年,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
2019年,發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指出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為五大重點領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為重點區域,并再次強調到2020年,通過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的VOCs綜合治理,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VOCs排放總量下降10%的目標任務。
我國對VOCs綜合防治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條規定,“防治大氣污染,應當加強對燃煤、工業、機動車船、揚塵、農業等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推行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對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
智慧城市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