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校時系統產業推廣的五個方面
閱讀:1919發布時間:2016-8-31
隨著北斗系統第十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一箭雙星”發射成功,北斗系統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性能不斷提升,應用服務逐步拓展到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測繪等領域,北斗應用呈全面推廣和產業化之勢,已產生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北斗校時在軌衛星和地面系統工作穩定,通過各類用戶終端測試和評估,證明系統服務性能均滿足設計指標要求,北斗的行業及區域應用示范項目也在全面推進。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產業推廣主要有5方面進展:
一是北斗芯片性能水平不斷提升。國內百余家企業參加了北斗的芯片/模塊招標工作,實測結果表明,中國自主開發的北斗芯片/模塊等基礎產品,在可靠性和性能指標等方面有明顯提升,與國外同類產品的差距進一步縮短。
二是北斗行業及區域示范項目全面推進。交通運輸、大氣探測、“珠三角”、“長三角”等北斗應用示范項目開展。其中,*已完成4萬多臺車輛北斗終端的安裝使用,廣東省公務車管理系統已完成1萬臺北斗終端安裝。
三是統一標準促進北斗應用科學發展。全國北斗衛星導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籌建,北斗進入民航、海事、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化機構(3GPP)等組織標準框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四是衛星導航已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衛星導航產業長期發展規劃》正在制定,將對整個北斗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五是加快推進國家出臺北斗政策法規。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已聯合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制定《關于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北斗校時今后要在確保穩定運行的基礎上,開展性能服務提升工作,深入挖掘服務潛力,向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衛星導航定位服務。
北斗應用推廣與產業化領域,后續重點工作包括:持續加強北斗基礎核心芯片及模塊產品的研發推廣;持續推動北斗行業及區域示范應用,加速培育北斗市場,健全、拓展北斗產業鏈;推進北斗地基增強系統、中國位置網、產品測試檢定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北斗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建立北斗池,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利用多種形式加大對北斗校時及其應用產品的科普推廣,讓民眾更了解北斗,并選擇和使用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