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04月29日 09:19上海科興商貿有限公司點擊量:2528
一般來說,雷擊容易發生在土壤電阻率較小和土壤電阻率變化明顯的地方。有金屬礦床的地區、河床、地下水出口處、山坡與稻田接壤處、山坡和山腳下、河邊、湖邊、海邊、低洼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擊的地方。
一些孤立的鐵塔、煙囪等高大建(構)筑物,也容易遭受雷擊。當雷雨來 在水面及水陸交界處容易遭受雷擊:因為在這種場合下,突然天氣變化,雷暴驟至,倉惶之間躲避不及。為什么在水面作業及在水陸交界處容易遭受雷擊呢?這主要是雷擊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一方面是水的導電率比較高,較地面其它物體更容易吸引雷電,另一方面是水陸交界處是土壤電阻與水的電阻交匯處,形成一個電阻率變化較大的界面,閃電先導容易趨向這些地方。因此,在河邊遭雷擊的情況比較常見,在海邊、河邊游泳易遭雷擊。臨時,由于樹木比較高大,容易受雷電襲擊。在雷雨天應遠離大樹,并盡可能下蹲,雙腳并攏。
在家中,衛生間的水管多為金屬體,導電性強,所以雷雨天衛生間自然成為家中雷擊高發區。并且,市民在樓頂上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絕大多數沒有連接避雷設備。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時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鐵架,萬一打雷,熱水器就有可能成為“引雷器”,造成雷擊事件。
雷暴防范:在雷雨天里,人們往往是被劇烈的雷聲嚇住了才想起要躲避雷擊,其實雷擊事故就發生在閃電的那一瞬間。由于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公里,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320米,所以一般離我們稍遠的雷擊發生時是先看到閃光,后聽到雷鳴。如果看見閃電后立即聽到雷聲的就是距離我們很近的雷暴,此時應采取防范措施。
如果找不到房子、汽車等安全“避難所”,要盡快找個相對低洼的地方,雙腳并攏蹲下,不要行走,也不要手舉撐開的雨傘或把金屬物體扛在肩上。千萬不要跑到大樹底下或電線桿、建筑物旁邊躲雨(雖然可以躲雨,卻有可能惹來雷禍,在樹下被雷擊死的事故經常發生)。
當身處曠野時,應立即停止各種活動。如果來不及躲避,切記不要快跑,應該慢慢走,因為跑得越快由此形成的跨步電壓越大,自己就變成了引雷體,容易發生危險。
發生雷雨時,應迅速離開海邊、河邊及游泳場所,避免雷擊事故的發生。
如發現有人不幸被雷擊,就地搶救方法是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立即送往醫院。
上一篇:免疫組化筆的簡介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百萬高清攝像機解讀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