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數字強省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已經數字強省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山東數字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5年4月7日
(此件主動公開)
數字強省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著力打造數字強省、智慧山東,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加力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1.強化數據資源管理。扎實開展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研究制定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規范。開展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推動公共資源交易、企業融資服務、醫療健康、醫保結算等領域數據資產開發利用,引導企業開展數據資產入表。(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省醫保局、省大數據局)
2.推動數據高效流通。深入推進數據直達基層。深化政法、文旅、農業、能源、自然資源等領域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利用,推動形成數據流通“綠色通道”。推動公共數據資源合規登記,開展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在交通、醫療健康、金融、海洋、生態環境、鄉村振興等領域探索更多應用場景。打造醫療健康、地理空間、海洋等行業數據流通交易平臺,建立數據流通交易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資源池。強化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引導重點行業、重要產業深入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責任單位:省委政法委、省委金融辦、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局、省能源局、省海洋局)
3.深化數據創新應用。深入開展“數據要素×”行動,打造100個以上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推動城市管理、交通運輸、醫療健康、金融、海洋、生態環境、氣象等領域數據產品研發。構建全省統一的醫保數據資產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推動低空數據開發利用,加快數字低空建設。(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大數據局、省海洋局、省氣象局)
二、加力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4.推動實數深度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數字技術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開展實數融合促進行動。推進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4%左右,培育50個“晨星工廠”。加快省級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建設,爭創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培育5個左右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區。實施數字農業創新突破行動,遴選20個數字農業發展縣,打造100個以上數字果園、智慧養殖、智慧漁場等應用場景,累計建成500個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建好用好“齊魯農云”、“齊魯農超”等數字化平臺。促進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加快數字金融、智慧物流、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文旅等業態發展。加快發展平臺經濟,建設一批“好品山東”電商基地。2025年,力爭數字經濟總量占全省GDP比重超過50%,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持續提升。(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大數據局)
5.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在集成電路、先進計算等領域培育一批數字產業集群。聚焦高端軟件、集成電路、空天信息等數字產業“十大工程”領域,推出一批數字產業重點項目。實施新一輪元宇宙、集成電路產業財政獎補政策,遴選一批示范效應強的元宇宙創新產品和應用場景。繼續實施數據產業“三優兩重”培育行動,優化大數據產業生態。(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
6.完善數字經濟支撐體系。出臺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數據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創新發展等政策措施。建立省級數字經濟監測分析指標體系,常態化開展數字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謀劃儲備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項目,積極爭取數字經濟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資金和“兩重”“兩新”建設項目資金支持。開展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建設一批數字經濟集聚區。培育“領軍型”數字經濟企業100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統計局、省大數據局)
三、加力推進數字政府效能創新
7.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實施數字政府建設一體化綜合改革,加快構建“1751”數字政府運行工作體系。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批企業和群眾可感可及的“一件事”集成應用場景。全領域深化“無證明之省”建設,持續推進跨省電子證照共享,實現“免證辦”“跨域辦”。探索建設沿黃省(區)數據共享帶,實現商事登記、政務服務、公積金業務等協同辦理。升級“愛山東”
政務服務平臺,完善提升“魯惠通”政策兌現平臺,擴大政策“直達快享”覆蓋面。(責任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大數據局)
8.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化數字法治體系建設,打造一批政法綜治多跨場景應用。推廣應用“齊魯一表通”,減輕基層重復填表負擔。建設地方金融治理平臺,強化金融重點工作“一屏統攬”。加強監管數據與公共信用、企業信用公示數據共享,提高監管及時性、精準性。加快建設“魯執法”平臺,打造全省行政執法“一張網”,實現涉企檢查、執法辦案和執法監督全流程數字化運行。(責任單位:省委政法委、省委金融辦、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局)
9.提升輔助決策效能。健全經濟社會數據指標體系,完善經濟社會數據庫,為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研判、政策精準調控、民生精準保障等提供智能化支撐。強化重點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提升自然資源、工程建設、衛生健康、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市場秩序、交通運輸、應急管理、氣象、消防管理等領域智能預警水平。深化“齊魯智腦”建設,加強與部門平臺、各市“城市大腦”互通聯動,支撐經濟運行、社會治理等領域應用場景建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省大數據局、省氣象局、省消防救援總隊)
10.提升機關運行效能。做強做優“山東通”,高效支撐機關內部辦文、辦會、辦事。持續推動機關黨建、組織人事、財務管理、機關事務、檔案管理等內部共性業務跨部門跨層級統一規范辦理。深入推進數字紀檢監察體系建設,推動數字技術賦能正風反腐。(責任單位: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檔案館、省政府辦公廳、省財政廳、省機關事務局、省大數據局)
11.提升數智支撐能力。推進一體化數智平臺建設,持續加強統一身份認證等共性能力支撐,建設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域的“多跨業務中臺”,構建一體化基礎大模型服務體系,推動各類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共用。建設省級政務云網一體化監管平臺,推進政務云網統籌監管,確保省級政務云可靠率達到99.99%。(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
四、加力推動數字社會轉型升級
12.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開展社保、醫保、醫療健康、教育、交通、公安等領域“一件事”場景建設。推行數智就業新模式,試點建設“數智就業”服務區。推進養老機構智慧化建設,打造30家智慧養老院。全面推廣醫療衛生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通互認,加快商業健康保險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體系建設。深化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試點,構建齊魯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推動電商平臺業態模式創新,持續豐富居家生活、體育休閑、交通出行等數字生活場景。(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省醫保局、省大數據局)
13.推進文化數字化發展。探索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機制,優化提升文化科技創新平臺,加速文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開展文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設山東文化數據庫和齊魯文化大模型,打造文化數字化展示應用場景。實施“齊魯文化基因解碼利用工程”,開展曲阜“三孔”、大運河、泰山等重要文化遺產數字化采集,完善“好客山東 云游齊魯”智慧文旅平臺,加快全省智慧圖書館建設。(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電局、省大數據局)
14.加快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開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雙百”行動。推進城市數據底座統建共用,開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完善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功能,實現城市管理“一網統管”。推進城市“數字更新”,推動數字化與綠色化協同轉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動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協同開放。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建成不少于5000個智慧社區。高水平舉辦2025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創新大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大數據局)
15.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速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實現行政村地區“村村通千兆”,優化城鄉數據流通和共享,加強鄉村地區數字化人才培養,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增強鄉村數字化發展支撐。推動利用數字技術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和特色產業,打通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全環節,持續發展農產品電商,推動鄉村產業鏈提檔升級。推動以數字化賦能鄉村教育、醫療、社保、法律、文化、氣象等公共服務領域。(責任單位: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大數據局、省氣象局、省通信管理局)
五、加力提高數字科技創新能力
16.加強數字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多模態智能、生成式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基礎理論,布局150項以上基礎研究項目。聚力突破大模型開發、先進芯片制造等“卡脖子”技術,提升人工智能國產化水平。加強農業傳感器與專用芯片、農業核心算法、農業機器人、鹽堿地遙感監測、極端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氣象局)
17.強化數字技術協同創新。加快構筑數字領域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新培育一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省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專利產業化,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融通創新。優化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政策體系,組織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型企業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
六、加力推進人工智能應用創新
18.強化人工智能發展支撐。出臺加快人工智能賦能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方案。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快布局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載體。高標準建設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落實“算力券”獎補政策,引導存量數據中心部署支持人工智能的高質量算力。加快算法創新與應用,推動行業共性算法研發和供給,形成一批具有推廣效應的算法產品和工具。推動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醫療健康、地理空間、應急管理、海洋、氣象等行業領域打造高質量數據集,構建多模態中文語料數據庫。(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大數據局、省海洋局、省氣象局)
19.加強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強化人工智能場景源頭供給,推動政府治理、社會民生、產業升級等場景應開放盡開放,建立場景“機會與需求清單”滾動發布機制,定期推介優秀場景與產品。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圍繞工業制造、現代海洋、醫療健康等領域開展標桿場景建設,鼓勵省屬重點企業、單位率先打造標桿場景。打造政策文件解讀和精準推送、12345市民熱線智能辦理、應急管理等人工智能政務應用場景,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化工、鋁業、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和出行、家居、醫療、文旅、氣象等民生領域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國資委、省大數據局、省海洋局、省氣象局)
七、加力夯實數字底座支撐
20.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部署200G/400G超大容量光傳輸系統,擴大全省互聯網出口帶寬。深化“雙千兆”網絡建設,推動重點場所、行政村、近海重點航路實現5G移動網絡深度覆蓋。支持5G工廠建設。加快建設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
21.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鼓勵新建數據中心向樞紐節點集聚,引導各地按需布局各類邊緣數據中心。建設全省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推動重點算力中心全面納管,打造全省算力一張網。力爭2025年底全省總算力達到12.5E,智算占比達到35%。(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大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
22.加快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國家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試點,開展數場、數聯網、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分類施策推進企業、行業、城市等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應用。打造10個左右省級數據基礎設施“標桿型”“引領型”工程,推出一批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應用試點示范案例。(責任單位:省大數據局)
23.加快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交通運輸智慧大腦,圍繞智慧擴容、安全增效、產業融合、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北斗導航、車路協同等創新應用,提升路網運行監測預警和基礎設施安全監測水平。持續推進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省各類充電基礎設施達到120萬臺以上。持續完善水利感知與監測網絡,全省小型水庫實現水位、雨量、圖像信息自動采集。推進城市供水、排水、照明、燃氣、熱力等設施動態感知和智能化管理。完善立體氣象智能感知與監測網絡,面向多領域開展氣象人工智能應用,助力行業用戶實現氣象驅動的智能化升級。(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能源局、省氣象局)
八、加力優化數字化發展環境
24.完善法規標準。加快推進《山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山東省數據條例》立法工作。高質量編制“十五五”數字強省建設規劃,編制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據資源、數字社會、數據基礎設施等5項專項規劃和各行業領域內數字化發展規劃。深化數字山東標準體系建設,制修訂一批發展亟需的標準規范。(責任單位: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局等省直有關部門)
25.強化數字安全。統籌推進數字安全體系建設,加強數據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等全過程安全監管。深化數字安全防護,開展重點領域數據安全態勢監測分析,提高聯防聯動能力。健全數據安全事件通報和應急處理機制,定期開展多部門聯合演練。建立完善網絡安全能力評估體系和實施指南,持續開展網絡數據安全檢查評估工作。(責任單位:省委網信辦、省大數據局等省直有關部門)
26.壯大數字人才隊伍。建設全省數字人才庫,實施泰山人才工程,支持數字領域重點企業、重點平臺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完善數字技術人才職稱評價體系,支持業績卓著、貢獻突出的數字技術人才破格申報高級職稱。舉辦數字工程師大賽、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職工創新大賽。大力培育“數字工匠”,提升數字經濟企業職工數字素養。(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總工會、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大數據局)
27.營造良好氛圍。舉辦數字強省宣傳月等系列活動,積極推進數字化知識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提高全社會知曉度和參與度,營造全民主動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及時總結數字強省建設典型經驗做法,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山東數字強省建設工作在全國的影響力。(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大數據局、省直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