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徽亨利儀表電纜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階梯電價”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
2012年7月1日,“階梯電價”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實施后,一些地區居民用電增幅放緩,階梯電價引導節約用電正效應初現,但城鄉居民基本用電量是否應分別計算,基本用電量怎樣確定更為合理,出租戶電價“借梯”上漲等問題隨之出現。
不過,盡管面臨重重困難與阻力,政府推動電價改革的決心仍然堅決。如在今年兩會期間,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就表示,將在去年實行階梯電價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全省電價改革。
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便啟動。新一輪電改則從2000年開始大范圍討論,2002年就頒布了電力市場化改革方案。不管是拆分電網、輸配分離還是售電側改革,各種改革手段的目的始終只有一個——形成真正市場化的電價定價機制。
另一方面,用電需求也有很大差別,電源比較集中的地方經營起來是一種狀態;電源分散偏僻的地方,成本、用電量、線路長度又是另外一種狀態。目前電價分區也不*一樣,上網電價和用戶電價在全國各地也不*一樣。如果拆分,就得先承認這些不同之處,而情況相當復雜。
譬如內蒙古主要以煤電或者風電為主,但是沿海很可能以核電為主;西南、西北則可能會存在水電與天然氣發電,不同區域之間的發電成本將有很大差別。
周大地認為,所謂“拆分之后便于監管、可以比較其成本收益、可以形成所謂的合理價格體系”等都是比較抽象的想象。
同時,對于中國電價的管理模式值得認真討論。如果電價管理模式不變,改革不會取得真正的成效。電價*由國家定價,而且有各種社會性的加價,積累下的價格扭曲和經濟評價體系失效,就會越來越嚴重。
但直接拆分電網會導致對整個電力規劃、項目優化的協調控制能力的減弱。靠無序競爭達到優化的理念,帶來的很可能是更缺乏優化和規劃的動力,各方都從各自的利益zui大化出發。
此外,目前我國電價改革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大家都認為電價不合理、電價管理也存在矛盾,但另一方面外界卻無法掌握電力供銷的數據。
周大地認為,電價改革現在是想改的人不知道怎么改,知道數據的人又無權提出電價改革方案,于是大家都失望了。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編制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國目前電價水平低、合理的上網電價機制尚未形成、輸配電價沒有獨立的表現形式,不利于監管和吸引投資者,也不利于更大范圍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此外,銷售電價結構不合理,對高耗能大用戶實施直供試點等有悖于國家產業政策。
但對于坊間一直呼聲不斷的“拆分電網”,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們說國企不好,無外乎就是認為它低效,但是低效是怎么造成的?難道規模過大就是低效?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就想一拆(電網)了之,這種思路我不能贊同。”
目前,中國區域電網之間實現競爭很困難。因為各區域內部的經濟結構、電源結構并不*一樣,有些地方水電多一些、有的則是煤電或風電多一些,其成本也會有很大區別。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